齿轮泵
首页 > 信息中心
信息中心
齿轮泵工作原理与操作规范详解
发布者:齿轮泵  发布时间:2025/08/05  【 】【打印

一、齿轮泵工作原理

1. 核心结构

齿轮: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,通常由硬质合金或钢材制成,相互啮合旋转。

泵体:内部呈“8”字形,容纳齿轮并形成密封腔体。

前后盖:与泵体配合形成吸入腔和排出腔。

轴承与密封件:支撑齿轮旋转并防止液体泄漏。

2. 工作过程

吸油阶段:

齿轮脱离啮合时,齿间容积增大,形成局部真空。

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泵腔。

排油阶段:

齿轮进入啮合时,齿间容积减小,油液被挤压并产生压力。

高压油液通过出口管道排出系统。

连续运转:齿轮持续旋转,实现周期性吸排油过程。

3. 关键特性

密封性:通过齿轮啮合及微小间隙(径向/轴向间隙)维持密封,间隙值通常控制在0.025-0.06mm。

容积效率:受密封间隙、排出压力、油液黏度及转速影响。端面间隙泄漏量占总泄漏量的70%-80%。

二、齿轮泵操作规范

1. 安装要求

基础准备:

将机组安装在埋有地脚螺栓的基础上,使用楔垫校正水平。

确保泵轴与驱动装置同心度偏差≤0.1mm,联轴器平面间隙2-4mm。

管路连接:

吸入管路应简短,减少弯头,避免汽蚀。

新安装管路需加装过滤器(有效截面≥吸入管截面2-3倍)。

防杂物措施:安装过程中覆盖所有孔眼,防止杂物进入泵内。

2. 启动步骤

启动前检查:

确认管路法兰、接头密封性良好,无泄漏。

首次启动时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,全开吸入和排出阀门。

验证电机转向正确(顺时针方向)。

启动操作:

启动电机后观察压力表,记录运行电流。

检查轴承和泵体温度,首次启动温度≤80℃。

3. 运行中注意事项

监控参数:

定时检查轴承温度、油压及密封部位渗漏情况。

关注压力表读数,确保在规定技术范围内。

异常处理:

如发现噪音、振动或电流异常,立即停机检查。

高黏度液体需预热以降低黏度,避免吸入困难。

4. 维护保养

日常维护:

执行岗位操作法,填写运行记录。

每班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及密封部位渗漏。

定期检查:

每月分析润滑油质(黏度、水分、杂质)。

监测轴承振动状况,调整间隙或更换部件。

故障排除:

流量不足:检查吸入高度、管路堵塞或间隙过大。

电动机超负荷:调整液体黏度、清理杂物或找正联轴器。

泵体过热:冷却油液、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。

5. 停机操作

停机步骤:

关闭电机后,再关闭进出口阀门。

长期停机时,排空泵内液体并清洁内部。

密封维护:

如发现泄漏,微量压紧密封压盖螺栓,避免过紧导致发热。

三、总结

齿轮泵通过齿轮啮合实现液体的吸排,其性能依赖于精密的间隙控制和规范的安装操作。用户需严格遵循安装、启动、运行及维护流程,定期检查关键参数,及时处理异常,以确保泵的高效稳定运行。

上一篇:已经是最新的信息
下一篇:高温导热油循环泵安装时的注意事项
© 2025 泰兴市弘圣液压机械制造厂 All Rights Reserved. 齿轮泵 双向润滑泵 液压齿轮油泵 大流量齿轮泵 大流量齿轮油泵
建站优化:星度网络 苏ICP备11072964号-1 友情链接: 站内地图 超声波清洗设备 液压升降货梯 手动泵